前言:藝術應該是壹種諷刺文學,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、死氣沈沈的思想,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壹種警告。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裏保持著樸實與真摯。——林語堂《生活的藝術》

不管是人還是物,也無論是語或是述,世間萬物,都是有著它們獨特性的壹面,以及緊密相連,息息相關的壹絲壹毫,哪怕只是那麼壹厘壹微;雖是以萬物為客觀的存在。也是我壹直所堅信的,還有規律、定律、以及自律也全都是。

草不謝榮於春風,木不怨落於秋天。誰揮鞭策驅四運,萬物興歇皆自然。春來萬物柳,葉葉是離愁。四時萬物兮有盛衰,唯美傾聽,為悅以享,都是有著各自獨特性的繾綣和使命,三觀、(世界觀、價值觀、人生觀)三性、(天性,秉性,習性)亦是如此。

自然,那也是壹句出自於,唐代詩人李白的《日出入行》,也是壹段意境頗為高深莫測的詩詞了,非常人所能及、亦非能人異士、所能夠與之披靡的撰寫。像唐代的韓愈在他《師說》中也曾寫過壹段,即這樣描述的“古之聖人,其出人也遠矣,猶且從師而問焉;今之眾人,其下聖人也亦遠矣,而恥學於師”。

相同之處就在於,壹個是寫人,而不同之處就在於,壹個是寫物寫景、恰逢其時。不正好也襯映起了倉央嘉措的那壹句,讓我想起世間安得兩全法,不負如來,又怎可能負卿呢?是吧。

有道是天地之間的存在,只道是,都有它的用處,只是大小價值不壹樣、不相同了而已。顧天大地大,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;惟精惟壹,允執厥中,而儒學乃至中國文化傳統中,最為著名的即便是這“十六字心傳”了,除諄諄囑咐代代相傳的,即便是以“心”為主題的這十六個漢字。

可見其中寓意深刻,意義非凡。天生萬物,皆有所用,大至廣宇,小至微塵,大用小用,貴在其用。若依據佛法,大至壹葉壹花壹世界,小至壹微壹粒壹塵埃,世間萬物都是皆具靈性的存在,亦可成佛,而世間萬物皆以道心為準,亦可得道。道心唯危時,無論是像文懷沙老先生所說的那樣“蓋凡大善智識,鹹具大千慈悲,必含慕道沈痛”。

還是說,佛家有雲:發廣大心 ,作普濟願,成功德業,證無上果。豈彼畏生怖死、玩空滅寂者,所能識也。佛爭壹炷香,人爭壹口氣,確實如此,我們的世界也定會鑄造出、壹個“萬物皆有情”的世界。

像魚的記憶雖只有七秒,七秒過後它就不記得過去的事情,壹切又都變成了新的。就是說無論是小小的魚缸,還是壹望無際的大海,它永遠都不覺得無聊,因為七秒壹過,每壹個遊過的地方,又將變成壹片全新的天地。

也不管這是經過了廣為流傳的佳句,還是有經自然歷史博物館,生物學家的驗證,我就覺得總而言之,這就是壹篇、很是妙曼的佳作。如此,甚好。
67427583.jpe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樱花飞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