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孩子的升學考量與興趣之間,家長內心總是有滿滿的矛盾:希望能尊重孩子對興趣的熱愛,卻又擔心影響課業。兒子熱愛運動的梁莉芳,內心同樣曾有「孩子會不會花太多時間運動?」的掙扎,在看
見兒子的變化後,她的內心有了答案偏食 營養素

七月的盛夏,「第一屆國小世界盃全國足球賽」在台北田徑場登場。賽事結束後,「放棄足球!小六資優生趕場踢進三球,拼生涯最終戰」,有著聳動標題的新聞,在網路引起熱烈討論。記者筆下的主
角表示,升國中後,就要專心課業,父母希望他能放下足球。無獨有偶,另一位表現優異的女選手,也在爸媽以升學為重的期待下,掙扎著割捨她對足球的熱愛BB無便便

參與網路論辯者的大致分為兩派,擁護爸媽陣營的除了感嘆台灣缺乏對體育專業的支持環境外,暴露的還有台灣社會根深蒂固的文憑主義,孩子派的代表多半主張讀書和興趣不該是對立、衝突的選擇,
父母沒有權利剝奪孩子對事物的熱情。身為七歲孩子的媽媽,讀著網路留言的激辯,內心卻是滿滿的矛盾,我們希望能尊重孩子的選擇,但又期待自己能協助他做出適合的決定,每個選擇背後的如履薄
冰,蘊藏著愛。更多的時候,還得和內心裡被家父長封建思想餵養的巨大魔獸對打,多半在威權家庭長大的我們這一代,總是努力避免成為孩子們討厭的大人。

短短的人生,我有26年是在扮演全職學生的角色,對於大半輩子都在讀書的我而言,生活裡少有的娛樂、興趣也和書本脫不了關係。作為有點無趣的媽媽,我很幸運的養了一個對事物充滿熱情的孩子,
他專注的身影,讓我看到讀書人生之外的許多可能性。孩子十分熱衷運動,選擇學校課後社團時,他的煩惱經常是桌球、直排輪和羽球的難以取捨,週末一定準時到田徑場報到,頂著花蓮的烈日,和他
們小夥伴們享受踢足球的快意。這個暑假,他則是在泳池、桌球場、足球場間定點移動身體檢查推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樱花飞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